主講人:Gang Li(李罡),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副教授
時間:3月24日(星期四)下午14:30
地點:騰訊會議號:507934932
主辦單位:中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承辦單位:中山市計算機學會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科學技術協會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計算機學院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大學科技園
報告摘要: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數據能從各種設備中收集到。盡管大數據和數據分析為商業和社會帶了許多機遇,但是必須意識到其中蘊含的信息安全,特別是數據濫用的風險。
通過介紹數據發布和挖掘過程中個人隱私可能受到攻擊的場景,回顧差分隱私的歷史淵源、基本概念和常用機制,結合相關研究,介紹一系列具體的數據發布機制。比如,通常許多模型假設數據集中的每條數據之間是相互獨立的,然而實際應用中數據極少會獨立分布。將標準的差分隱私技術應用在關聯數據集會導致比預期更多的隱私信息被泄露,從而造成嚴重的隱私侵權。通過考慮數據之間不同程度的關聯性,可以顯著降低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噪聲數據。
主講人簡介:
Gang Li,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副教授。目前擔任澳大利亞迪肯大學Data to Intelligence數據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信息技術學院學術帶頭人(Academic Director)。主要從事隱私保護、數據挖掘、商業智能、機器學習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包括 ICDM、SDM、PAKDD等在內的數據挖掘領域國際重要會議和刊物上發表論文近 200篇,八次作為指導教師榮獲最佳論文獎,包括2018年KSEM最佳論文、2017年度IFITT年度最佳期刊論文、2016年IEEE Trustcom最佳學生論文、2015年IFITT年度最佳期刊論文、2014 PAKDD最佳學生論文、2012 ACM/IEEE ASONAM最佳論文、Springer的2007 Nightingale獎等。
目前擔任IEEE計算智能學會數據挖掘與大數據分析DMTC技術委員會委員(2017-2018副主席)、IEEE SMC學會工業信息系統(TCEIS)技術委員會委員、IEEE Task Force on Educational Data Mining主席 (2020-2023),并且擔任SCI期刊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Sag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Elsevier)、IEEE Access (IEEE)和 Information Discovery & Delivery (Emerald)副編輯和雜志編委。2017/2020知識科學工程與管理國際會議(KSEM2017/2020,CCF C)程序主席和會議主席、2016 IEEE工業信息系統會議(ES2016)程序主席、2016智能信息處理會議(IIP2016)程序主席、2016 BESC會議程序主席、2019知識科學工程與管理國際會議(KSEM2019,CCF C)大會主席、2021 IEEE ISCC程序主席。